首页 古诗词 禾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注释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鸣泉:淙淙鸣响的泉水。
窦:此指水沟。
了:了却。
啮(niè):同“嚼”,啃、咬。原作“齧”。

赏析

  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据钱钟书《宋诗选注》,清初著名画家恽格(寿平)曾借此诗题画。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诗人或骑马、或乘车、或登高,放目四野,百里农田尽收眼底。那结满累累果实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气袭人。面对此境,诗人为之深深陶醉。

  “鸣泉落窦谷登场”一句,诗人收束目光,由阔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沟窦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场上。“鸣泉落窦”是眼前所见。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越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杂一起,构成一幅喜人的农村秋景。李文渊《赋得四月清和雨乍晴》有“熏风到处田禾好,为爱农歌驻马听”之句,虽然写的是春景,但意境与此诗颇有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人的目光离开了繁忙的谷场,注目坡前,看到了刚释重负、横卧坡头啮草的老牛。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其景致的野朴,其风韵的淡远,传神写照。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诗人仕宦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债”一样。然而老牛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而他也希望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却重负、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古人描写农事、抒发感怀的诗有不少。如王维“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晚望》);元稹“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古社诗》);欧阳修“田荒溪流入,禾熟雀声喧”(《陪府中诸官游城南》);朱熹“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残腊》),但都不如孔平仲此诗抒情之深沉。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尽管用意深,却如同随意写来,不加雕琢,一切全在有意无意之间随意点出。

创作背景

  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与宽慰。   

孔平仲( 宋代 )

收录诗词 (551)
简 介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 其一

元钧家成都,洪秀禀天质。紫微耀文采,青锁联近密。

德全无所累,道在固不屈。暮年徙江湖,寓舍安蓬荜。

种花怜卫足,养乌爱均一。南轩幽兴发,北牖高卧佚。

福庆有诸郎,寿康踰七帙。循环视天理,一马齐万物。

我进亦随随,衰白纡郡绂。屡闻旷达论,顿觉蒙陋失。

秋风吹楚泽,黄叶弄萧瑟。潭水凝练光,衡门刻霜骨。

登楼足嘉景,分务饶暇日。且复相从游,新醅侑梨栗。


标签

霁夜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大风吟

昨宵月晕大如轮,邪气来逼金波浑。嫦娥怨泣帝所闻,飞符北方起风神。

声如驱涛洗阴云,欲以快意乃自昏。纷纷欲尽江南土,散作弥天万里尘。


标签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七

寒城朝烟淡,竹日静晖晖。芊芊烟翠羽,罗列萧洒姿。

清风左右至,秋色有馀凄。日暮归几翼,鹪鹩在一枝。


标签

次韵和昌龄落梅

玉摧繁艳蕙消香,渐见园林绿叶光。莫诮春风少情思,为君开遍万红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