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词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宋代 / 释智朋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标签 送别勉励

译文及注释

焦山:在江苏镇江东北,屹立江中,与金山相对。相传汉末处士焦先隐居此山,因而得名。
释:shì,中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如:释老(指释伽牟尼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也叫“释道”)
淇上人:籍贯为淇上之人。
愁城:使愁苦消尽。愁城,喻愁苦难消的心境。
定如句:《乐府诗集》中南朝梁·简文帝渔歌《巴东三峡歌二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释智朋( 宋代 )

收录诗词 (81)
简 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标签 送别勉励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一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癞马系枯桩。寂而常动,不感而通,四方八面绝罗笼。

不下禅床,一喝耳聋,不妨游戏人事海中。


标签

东坡赞

难将得丧动天常,但耳安然似玉堂。
来往惜书仍借笠,不知雨步瘴烟乡。

标签

天衣生缘

烹金炉冷岁华更,此地曾经借路行。
潮满沙头起寒雁,葛藤芽孽又重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