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词 雪夜行军

雪夜行军

近现代 / 陈毅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标签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沂水——县名,在山东省中部,沂河上源,属淄博市。诗中沂水,应该指的是沂河,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源出山东省沂源县鲁山,南流经临沂入江苏省苏北平原,河水入京杭运河和骆马湖,下游汇灌河,在灌云县东燕尾巷入黄海,长386千米。
奋迅——亦作“奋信”。精神振作,行动迅速。《管子·势第四十二》:“大周之先,可以奋信”。
擒贼擒王——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
共祝——共同庆祝。祝:祝颂;祝祷。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47年2月中旬。2月10日,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陈毅同志与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同志下达了全军主力北上,歼灭李仙洲集团的行军命令;同时决定留下第二、第三纵队伪装成华野全军,在临沂以北地面实施宽正面防御,节节阻击敌人,以此迷惑敌人;而主力则隐蔽北上,迎战南下的李仙洲集团,最后取得了举世闻名的莱芜大捷。这首《雪夜行军》,系诗人率部行军途中所写。

  首联写景:“泰山积雪,沂水坚冰。”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泰山被一层厚厚的积雪缠绕,沂河水还结着一层厚厚的坚冰。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行军,可见是多么艰难。诗人看似写景,其实是在烘托一种紧张的气氛。蒋介石在1947年1月底已调集31万多兵力,采取南北对进的夹击攻势,妄图置解放军于死地,南下的李仙洲部已在2月初进占莱芜,如果不抢在敌人的阴谋得逞之前对其围歼,后果不堪设想。“积雪”、“坚冰”,均寓指当时紧张的局势。

  次联写行:“冲破黑夜,奋迅行军。”诗人在“行军”之前冠之“奋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夜行途中的精神状态,他们精神振作,行动迅速,如利箭一般直插敌后。“冲破黑夜”一句,含义深刻,表面写解放军战士整夜跋涉后,迎来了曙光初照;实际上暗寓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即将灭亡,新中国的曙光就要来到。

  第三联与第四联写行军途中的气势和解放军战士的状态。“同心”和“共祝”互相呼应,突出了“杀敌气壮”之志、“擒贼擒王”之谋。行军途中,战士们同仇敌忾、杀敌之志气壮山河。杜甫在《前出塞》诗中,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之句,寓指作战要击中敌方要害部位:射人要先射马,擒贼要先擒贼人首领。诗人猜想,如果此次行军能如期到达,消灭顽敌,活捉李仙洲是有把握的,于是,诗人用“共祝新春”起兴,“祝”有祝颂、祝祷之意。诗人的“共祝”,有两层含义:一层为共祝新春。二月里,中国人民有庆贺新春佳节的风俗,二月又是早春,百花也将随着气候的转暖而盛开,春天象征着美好,同样也值得庆贺;另一层为共祝胜利。如果此次能击败敌人,取得大捷,将极大地提升我军的气势,灭掉敌人的威风。事实上,就在此次行军后不久,华东野战军就取得了莱芜大捷,活捉了匪首李仙洲,毙敌5万余人,印证了诗人“擒贼擒王”的豪言。

  这首四言诗是诗人所写诗词中句式最短的一首诗。句式虽短,但结构整齐;语言虽简,但含义深刻。这首诗通俗易懂,值得学习和借鉴。

创作背景

1947年1月鲁南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转移,撤至山东解放区的腹心地区,诱敌深入;敌人则继续以重兵向我山东解放区进攻。我解放区军民打一仗,进一步,对于彻底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信心更足。全诗激昂慷慨,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表现了万众团结杀敌的决心。

陈毅( 近现代 )

收录诗词 (10)
简 介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过微山湖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赠同志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标签 送别赠予

雪夜行军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标签

车过兴国老营盘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标签 怀旧